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1、加工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并且以进料加工为主
  2001—2004年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金额均大于一般贸易出口,并且差额趋于扩大;而进口金额却低于一般贸易进口。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直到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额,达53.1%。此后进料加工一直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从表1中可以看出,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贸易总额不断扩大,到2004年,已是来料加工贸易总额的3.5倍。www.qikan.com.cn1vKFid7PsLWgpUSD
  
  
  2、加工贸易企业主体性质为外商投资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进入高潮,2003年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实际使用外资53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设厂,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节节攀升。2003年我国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达3220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79.6%。另外,我国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等内资企业的来料加工业务也主要是由外资经营管理的。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约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90%左右。www.qikan.com.cn1vKFid7PsLWgpUSD
  
  
  3、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不均衡
  我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沿海开放城市。2002年仅广东省就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2.5%;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达371.5亿美元,增速高达48.3%。上海、山东、福建3个省市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也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而西部10省、市加工贸易合计仅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左右。在2004年我国地方累积进出口贸易方式进出口额中,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六省、市加工贸易总额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近86.4%;而加工贸易总额位于后10位的省市自治区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比重不到6%。加工贸易的这种地区分布特征,是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结构的反映。同时也使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入东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www.qikan.com.cn1vKFid7PsLWgpUSD
  
  4、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转变
  我国早期加工贸易从服装、鞋帽、纺织、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起步,发挥了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目前,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1170亿美元,增长32.5%,占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65%。200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4.6亿美元,增长44.8%,占全国总出口的51.9%,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21.6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1701亿美元,同比增长45.4%,对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贡献率75.4%,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74.8%,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70.3%o。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加大,体现了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档次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态势。www.qikan.com.cn1vKFid7PsLWgpUSD
  
  
  5、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发展迅速,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并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
  1996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一枝独秀,成为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绝对主力(参见图1)。这一现象与我国高技术企业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技术企业中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最主要发展动力,并且在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参见图2)。2002年和2003年,我国部分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分别为677.07亿美元和1103.2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89.5%和89.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556.58亿美元和942.7%,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中分别为82.2%和85.5%。加工贸易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增长源泉。www.qikan.com.cn1vKFid7PsLWgpUSD
  2004年,在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各类企业中,三资企业依然占据主导位置(参见图3)。进口、出口分别突破千亿美元,在全部高技术产品进口与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77.6%和87.3%。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进出口占全部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均在50%以上,合资企业所占比重均在20%左右。与上年相比,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和我国私营企业的进出口额增长速度都很快,超过40%。尤其是私营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比上年增长67.6%,分别高于外商独资、合资企业10个和23个百分点,在各类企业中出口增长速度最快。www.qikan.com.cn1vKFid7PsLWgpUSD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阶段特征
  1、传统制造业加工贸易比重趋于稳定,逐渐达到增长的拐点
  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传统制造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起点,通过加工贸易承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沿海地区地理条件优越等,发展“两头在外”的轻纺和机电产业,扩大出口。经过20多年的加工贸易发展,国内本土企业竞争力日益提高,并逐渐取代了这些加工贸易企业,贸易方式逐步向一般贸易转变。因此,这一类加工贸易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并最终为我国本土企业一般贸易所取代。www.qikan.com.cn1vKFid7PsLWgpUSD
  
  2、在区域分布格局上,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阶段与程度明显失衡,将遏制我国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东部沿海城市和地区,其在总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并且,当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到第四个阶段的时候,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似乎还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仍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耗能的中间原料的生产领域,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有些学者把原因归结为中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加工贸易在沿海和内地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挖掘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平衡地区发展,形成合理产业阶梯在未来均是一个巨大的障碍。www.qikan.com.cn1vKFid7PsLWgpUSD
  
  
  3、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使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比重持续增长,是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机遇
  加工贸易发展与吸引外商投资有较强的相关性,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据贾曼丽(2003)对我国加工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一般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以及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三者之间进行的相关性检验,表明外资企业的投资方向向着加工贸易方向转变,加工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与一般贸易比重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资企业的投资转向加工贸易造成的。外资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并且外商投资企业的国别来源和性质进一步高级化。这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产业塑造阶段,外资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不可低估。但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现阶段外资高技术企业在我国从事高技术产品加工组装业务为主,离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还有差距。如何利用外资高技术企业加工贸易升级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塑造,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www.qikan.com.cnrrCatW6O90FTeRFj
  
  二、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理论上说应该不断的增大。但事实上,我国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某些部门出现了增加值率下降的趋势。如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5.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而且低于我国制造业1.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其一,加工贸易结构仍以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我国加工贸易主体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多为低技术生产环节,这些环节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较低,而且世界上存在较多同类型加工经济国家,使国际市场上该类产品处于供给过量状态,价格不断下跌,产品附加值也不断下降。其二,外资支配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我国加工贸易增值低下的又一重要原因。由于外资控制加工贸易的“两头”,因此,其通过限制性商业惯例、转移定价等方式,控制了生产过程,人为降低增值率。根据近些年的加工贸易统计数据,我国无论是加工贸易比重,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依然表现出强化的趋势,因此,对我国加工贸易如不加引导,整个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仍可能在低水平上徘徊。www.qikan.com.cnrrCatW6O90FTeRFj
  
  (二)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抑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如果加工贸易中间投资品由东道国提供,且其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那么它对所需的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要求也必然相应提高,这就会带动东道国提供中间产品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生所谓的技术“溢出效应”。这些技术改造在大范围内进行时,产业结构随之改善。然而,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而且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另外,由于加工贸易实施“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战略,大量进口相关的原料,影响了我国国产的相关原材料生产的发展。www.qikan.com.cnrrCatW6O90FTeRFj
  
  (三)加工贸易的“出口导向”性使国内产业易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加剧了国际间贸易摩擦,并且不利于国内产业向非价格竞争战略转变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起步,虽然目前产品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产品结构中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仍然过大,服装、纺织、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加工贸易的主导产品。这类产品的生产技术已经普及标准化,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小,出口增长乏力。同时,来自东盟、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使我国这类加工贸易发展空间狭小。虽然当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上升,但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中间投入产品等均未能实现国内生产替代。因此,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导的加工贸易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出口导向性,造成我国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对世界经济变化的高度敏感和对外部需求的高度依赖,加深了这些产业的不稳定性。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接近75%①,这么高的外贸依存度与我国传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磨擦的重要原因。按照原产地规则,加工贸易中大量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加工贸易中大量的进口部件被计人到我国出口额,扩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贸易磨擦。近来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限制和反倾销案件越来越多,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www.qikan.com.cnrrCatW6O90FTeRFj
  
  (四)基于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区域上分布的不均衡,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
  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费用的不断提高,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优势开始削弱。另一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缓慢,也制约传统产业发展。随着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发达国家积极将新技术广泛用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劳动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产业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布区域上的巨大差异,发掘我国劳动力潜力,并实现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在加工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将很快丧失。www.qikan.com.cnrrCatW6O90FTeRFj
  
  (五)加工贸易发展导致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某种背离,影响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而出口却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原因之一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以及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我国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门,为我国贸易增长和贸易结构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这种贡献主要依靠的是以进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形式。从制造业各个部门的产值规模来看,外商投资企业更多地集中在服装、电子通讯设备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高速发展,实际上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比重。原因之二是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我国的产业政策鼓励“进口替代”,促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发展;而贸易政策则提倡“出口导向”,刺激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的增长。我国制造业中资本、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主要是低效的国有企业,属于一般贸易。一方面享受着贸易保护和产业倾斜政策;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较慢,出口能力不高,“进口替代”在低水平上不断重复。由此可见,两种政策的偏差导致出口部门与国内部门的关联脱节,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大大降低了我国产业升级潜力。www.qikan.com.cnrrCatW6O90FTeRFj
  
  三、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长期战略与对策
  
  促进加工贸易的“落地生根”以及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涵义:首先,应把引进来(完善投资环境和提升配套能力,引进大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与业务)、扎下根(允许加工贸易企业有一定的内销比率,使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市场形成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本地化(鼓励本地企业主导的进料加工贸易)作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如开放竞争、加快模仿、主动配套、联合开发、尊重产权)。其次,加工贸易应由加工贸易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咨询等方向转型升级。这实质上是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最后,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应与新发展观相一致,抵制对经济、社会和自然有长期负面影响的投资、生产、和服务性活动。促进加工贸易“落地生根”以及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利用发展加工贸易所积累的人才、技术、市场、管理以及资金等“溢出效应”,促进加工贸易的“落地生根”,培植本地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和配套合作,加强产业集聚,提高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增强对跨国投资综合吸引力;随之,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形成良性循环。具体而言,应当包括以下方面任务:(1)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升级,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基础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2)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延伸,重点培育研发、设计产业和仓储、物流业;(3)加工贸易的适度重型化,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精细石化产业;(4)加工贸易的空间布局优化,重点平衡沿海和内陆间的加工贸易转移,为沿海地区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产业聚集平台;(5)加工贸易的组织方式优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进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从贴牌生产(OEM)向原创设计制造商(ODM)、原创品牌制造商(OBM)方式升级;(6)加工贸易服务支持体系优化,探索促进加工贸易优化升级支持性政策体系和生产服务体系,发展包括技术研发在内的服务能力。当然,我们要承认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地区上不平衡的事实。在区域布局上,把握梯度推进,循序渐进原则,解决就业与加工贸易升级的矛盾。鼓励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传统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或是向境外开展加工贸易,保持沿海地区在信息、服务的经验和优势,实现“沿海接单、内陆生产、沿海直接出口”的加工贸易模式。www.qikan.com.cnUAhnDmm44ROir2vP
  
  (一)实施加工贸易“落地生根”的具体措施
  1、关于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
  中间品采购率低是加工贸易本地化率低的表现,其最主要原因是加工贸易税收政策的问题。加工贸易税收政策,包括免征加工贸易进口品关税政策和免征出口产品增值税的政策,这是我国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地化率低的根本原因。www.qikan.com.cnUAhnDmm44ROir2vP
  (1)改变我国投资、税收等政策几乎都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的状况,为中上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完善出口退税制度,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将出口退税政策扩大到中间投入品,对来料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同样实行退税。提高来料加工企业国内采购的积极性,引导加工贸易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促进我国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出口,推动国内上游产业的发展。制定和完善“以出顶进”的政策,对来料加工使用国产料件的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对进料深加工结转所用的国产料件实行“免、抵、退”政策。现阶段,这一措施不可能全面实施,但可以选择出口加工区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下,加工贸易企业分类中资信较高的企业试行。如有关部门可对资信好的A类加工贸易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的定货合同采取免审,而对其他加工贸易企业的定货合同及国内企业供货采取严格地审查、登记和监管,也可配合现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对加工贸易进口国产料件进行监管。这样可以鼓励国内产业为这些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做配套生产,这种溢出效应影响更深远、范围更广。www.qikan.com.cnUAhnDmm44ROir2vP
  (2)对我国中间品产业企业的自身改造,提高国产中间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国内中间品与进口品在质量上、技术含量以及价格上仍存在差异,不能完全替代。如果使用国内中间品,可能会造成整个产品出现不配套,或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大型跨国公司开展加工贸易时,选择进口中间产品,而不愿从我国采购中间产品。一方面,国家应发挥在标准方面信息优势,收集国外跨国公司生产过程中产品工序、规格等方面的标准,引导国内企业技术改造向着国际标准的角度转变,建立加工贸易需求料件信息库,给予本国料件生产企业以信贷支持。利用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促进中间产品生产者对现有生产方式进行技术改造,如对技改所需要的设备、资本品可以允许加速折旧、以及允许预提R&D准备金等鼓励措施。另一方面,鼓励外资进入上游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我国现行外资政策更多鼓励外资进入下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外资政策应适当调整。制定更为优惠和灵活的政策,引导外资进入上游产业,将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生产环节设在我国,由核心企业的进入带动我国配套企业的进入,通过学习模仿逐步提高我国中间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www.qikan.com.cnUAhnDmm44ROir2vP
  
  2、延长产品生产加工链条,促进深加工结转
  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品增值率的提高,依赖于加工链在我国境内的延伸,而深加工结转是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主要方式。目前,深加工结转主要是手册对手册的结转,即办理转关深加工的转出企业,凭借外经贸部门的批准文件、《申请表》、《登记手册》、购销协议等,向所在地海关部门提出申请;转入企业凭借《申请表》、《登记手册》、购销协议等向转入地海关办理审批手续。这种手册对手册的结转方式比较适合产品单一、购销渠道简单的加工贸易情况。但不适用于所需零部件结转种类繁多,购销渠道复杂的加工贸易情况。也就是说,如果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同时与多家企业保持料件结转关系,并且分别属于不同关区,那么这些转出企业手册上的产品价格、数量、供货期限等都必须协调一致,其中一本转出企业手册上的产品内容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手册的执行,造成转入企业的一本手册难以对接转出企业多本手册的矛盾。并且,转关查询核实需耗时1至2个星期,严重影响了周转速度和贸易效率,一些外资企业对转关产品,不得不采取先出口香港后进口的做法,徒增经营成本。此外,国家对加工贸易商品进行分类管理,对某些敏感商品实行“不允许转厂”政策,并且对企业“转厂”所需购汇、付汇、退税制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客观上为顺利“转厂”设置了障碍,降低了结转效率,不利于产品增值率的提高。因此,我国应加紧制定并实施简便易行的结转深加工管理操作办法,从企业实际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注意提高加工贸易的便利化程度,通过电脑联网查询等方式及时调配加工贸易中的半成品,以提高加工深度,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链。适当放松对加工贸易中深加工结转的政策,调整前提是规范良好的深加工结转秩序,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信用水平,并以此作为约束违规行为的重要依据,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长在我国的增值环节。www.qikan.com.cnUAhnDmm44ROir2vP
  
  (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包含以下两层涵义:一是对加工贸易区域分布不均衡现状加以调整,以适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二是对现存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功能深化,包括向上游产业链推进,重点发展研发和设计产业;在中游产业链精选,从事高价值低物耗产品制造;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促进国际物流配送的服务企业的发展,促进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合。三是积极配合国家吸引外商投资政策,引导发达国家将高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引入我国。www.qikan.com.cnpxvORs2bWsdK75LT
  
  1、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
  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理解,应当建立在我国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存在差距的事实基础上,应当在加工贸易政策促进上体现出对中西部、沿海地区的差别对待。www.qikan.com.cnpxvORs2bWsdK75LT
  (1)利用加工贸易,加强地区经济间的协调发展。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到今天,面临着转型升级,但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现实情况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在中西部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应加大政策的引导,实行政策倾斜,不失时机地实现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借鉴沿海地区的经验,进行优势互补,改善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和条件,以后发优势积极吸引投资,拓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开发、缩短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并为西部地区的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开辟新的途径。www.qikan.com.cnpxvORs2bWsdK75LT
  (2)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发展趋缓,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具备了发展的条件。经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阶段,沿海加工贸易企业拥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劳动力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对最终产品已经具有进口替代能力,应引导其加工贸易方式的转变。www.qikan.com.cnpxvORs2bWsdK75LT
  
  2、灵活加工贸易管理模式及创新海关监管模式
  (1)对应上述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均衡发展的要求,加工贸易管理模式的选择应采取灵活性原则,以最大限度实现我国加工贸易在不同区域上的功能转型。在中西部地区,实行以出口加工区为主导的加工贸易增量“封闭式”管理为主,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外商加工贸易企业投资;而在沿海地区,我们以“封闭式”和“开放式”管理并重,并逐步向“开放式”管理模式转变。发挥一批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保税工厂、保税集团的“点到面”的辐射作用,带动国内企业的配套生产能力。www.qikan.com.cnpxvORs2bWsdK75LT
  (2)灵活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要求海关监管模式的创新
  第一,借助中西部地区兴建出口加工区的锲机,使加工贸易企业进入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通过逐步取消区外加工的优惠政策,吸引区外企业自动移入区内。在出口加工区内,把以合同为监管单元改为以生产企业为监管单元,实现对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封闭管理区域的监管。第二,在沿海地区,根据当地企业经济实力与基础,大力推动海关与加工贸易企业和仓储企业联网管理,实行“备料管理,分段备案,自动结转,滚动核销,联网核查”,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进出口活动进行一体化监管,简化备案、报关、核销手续,加快通关速度,从根本上解决以虚拟合同为主的监管模式下,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运营要求的矛盾。第三,推广对企业生产周期量和进出口总量施行总体控制的“大手册”监管模式。为解决企业手册办理周期长影响出口交货、单耗难以事先确定,造成合同变更频繁以及手册之间串料和串手册进出口货物的弊病,“大手册”管理在企业提供经海关认可的担保或双方签订责任协议书的基础上,改革以合同为单元进行审批、备案和核销的管理,实行以企业为单元、按时间段对进出口总量进行备案和核销的管理。第四,健全税收保障机制。保证金台账制度是目前最重要的加工贸易税收保障措施。目前,对A类企业和非限制类商品而言,空转的台账形同虚设;对B类企业只收取相当于税款50%的保证金;对C类企业虽然征收相当于全额税款的保证金,但这类企业为数极少。因此,从实际运作上看,银行的介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加工贸易税收风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对流于形式且增加加工贸易企业手续负担的“空转”做法取消,对实行“实转”的企业和限制类行业制定细化标准,科学分类;二是健全动态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档案数据库、单耗库、风险分析监控系统等,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和分析平台,完善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海关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信誉等级高的加工贸易企业收取较低的税款保证金,对信誉等级低的企业征收较高直至全额税款保证金,增加守法收益,加大违法成本,真正体现出守法便利的原则。www.qikan.com.cnpxvORs2bWsdK75LT
  
  3、搭建加工贸易企业公共技术平台,增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由OEM向ODM和OBM的转变。深圳加工贸易就是通过这样的路径实现了转型升级,以深圳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外方以技术和国际市场包销人股,占34%的股权,从事硬盘磁头高技术产品开发生产,企业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外方负责提供和开发磁头的国际先进技术,并承担全部外销的事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开发科技公司的中方人员逐步渗透到技术开发与市场营销领域,在国际技术市场和销售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络,进而着手成立自己的产品研发部门。目前,在磁头技术开发领域已完全不受外方控制,雇用一批国外高技术人才从事研发工作,并且产品开通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已经占据了20%以上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一案例说明,利用加工贸易作为进入高技术行业生产起点,使用外方提供的技术、国际销售渠道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通过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渗透,加快自身技术和研究开发的能力,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占领国际市场,最终完成向一般贸易过渡①。www.qikan.com.cnpxvORs2bWsdK75LT
  
  4、拓展加工贸易企业的业务经营领域,有效结合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
  对于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服务行业延伸给予大力支持。我国国内仓储费用相对较低,许多国外采购商要求加工贸易企业将产品运到保税仓库即可,然后按需要进行运输。但我国政策规定,只有离境出口的产品才能申请出口退税,这造成以保税区仓库交货的加工贸易企业无法享受到出口退税,从而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向仓储、运输等国内相关产业环节的延伸。因此,应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提供海外销售网络和渠道的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应将国内企业运送到保税区的货物视同出口,具备申请出口退税的资格,予以办理出口退税。在保税区实行鼓励发展国际转口贸易的政策,按与保税区外其他企业同等条件,授予保税区内企业外贸经营权。www.qikan.com.cnpxvORs2bWsdK75LT
  拓展加工贸易企业的业务经营领域,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向区域总部转变的服务支持系统。考虑允许加工贸易企业为其境内外公司提供采购、销售、物流、信息、决策咨询、研究开发等经营性服务,其赢利给予减免税政策,在人员出入境及资金流通自由化方面给予支持;制定扶持性政策,使地区总部可以按照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经主管部门认定的加工贸易企业研发机构,享受高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对加工贸易企业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可全部进入成本,抵扣当年度应纳税的所得税等。www.qikan.com.cnpxvORs2bWsdK75LT
  
  5、灵活运用原产地规则,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开拓空间
  原产地规则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通常以国内增值率、特定加工工序等方法来制订。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法规,可以在吸引高技术外商投资、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增加就业等方面起到重要经济杠杆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在开展加工贸易时对原产地规则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未能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适时修改我国原产地规则。目前我国关于原产地的立法主要是1986年颁布的《海关关于进口货物原产地暂行规定》、1992年颁布的《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等。制订方面过于笼统,没有对一些特殊产品制定不同的原产地标准,从而不能有效地利用原产地规则这个经济杠杆为我国加工贸易服务。如没有对配额产品制定特殊的原产地标准,原产地规则规定在我国内加工生产的产品均属于我国国籍,从而使一些回报率极低的配额产品也取得我国国籍,从而大量占用了我国配额,不利于一般贸易的出口;没有对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产品制定特殊的原产地标准,使外国对我出口产品反倾销诉讼剧增;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产零部件生产能力的提高,及时修改有关产品的原产地标准,导致在加工贸易中国产中间产品的使用率不足。例如,我国原产地规则中规定石英表的原产地为“插件、组装地”。日本、瑞士等外商纷纷来华投资兴办机芯厂,我国也一直采用日本或瑞士机芯,以国内加工制造的方式出口,回报率较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产机芯的发展已具相当水平。但由于我国的原产地标准没有将“插件、组装地”改为“插件、组装、机芯生产地”,使原产地标准没有起到提高石英表国产化率的作用,不利于带动国内机芯产业升级转型①。因此,为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必须对现行原产地规则中不合时宜的规定加以修正。原则是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尤其是敏感程度不同的产品制定宽严不等的原产地标准。

--------------------------------------------------------------------------------------
节选自《30G外贸实操 文字+视频 教程》,全套精美排版资料:请点击此处
--------------------------------------------------------------------------------------

作者 灰武士